一种溶蚀型储层的孔隙度录井计算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011041885.1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申请公布号 | CN112343574A | 申请公布日 | 2021-02-09 |
分类号 | E21B47/00(2012.01)I; | 分类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
发明人 | 梁波;王崇敬;唐诚;袁艳丽;蒲万通;柳银杰;施强;吴桐;潘晓东;欧传根;徐东莲;廖震;张治平;胡冬军;宋飞鹏;周大鹏;杨旭东;顾炎午;谭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分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熙文 |
地址 | 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蚀型储层的孔隙度录井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溶蚀型储层岩石的特点,采用岩性与元素的相关性分析,优选出与岩石组分关系密切的敏感元素;步骤2.通过已钻井的孔隙度(POR)与岩心密度(DEN)开展数据交会分析,将地层岩石区分为无溶蚀、部分溶蚀、溶蚀发育三个区间,对应的POR数值区间范围:POR<2.2%,2.2%<POR<3.5%,POR>3.5%;步骤3.分区间建立元素计算孔隙度的计算模型。本发明通过已钻井的孔隙度与岩石密度交会,将地层岩石区分为无溶蚀、部分溶蚀、溶蚀发育三个区间,应用XRF元素录井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区间建立孔隙度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测井解释的趋势一致,实现钻井过程中获得地层孔隙度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