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侧储能收益深度发掘的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010526382.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申请公布号 | CN111815029A | 申请公布日 | 2020-10-23 |
分类号 | G06Q10/04(2012.01)I | 分类 | 计算;推算;计数; |
发明人 | 甘海庆;宋远军;严鹏;王坤;何凯;赵明宇;石进永;汪映辉;李奕杰;龚栋梁;李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江苏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地址 | 210000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奥体大街9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侧储能收益深度发掘的方法,构建第一种用户侧储能收益方案,所述第一种用户侧储能收益方案包括:单次循环峰谷套利收益+需量电费管理收益+需求响应收益+调频服务收益;所述第一种用户侧储能收益方案模型为:S1=Sdfc+Spva+Sfre+Sres‑Cinv‑Cope;构建第二种用户侧储能收益方案,所述第二种用户侧储能收益方案包括:两次循环峰谷套利收益+需求响应收益+调频服务收益;所述第二种用户侧储能收益方案模型为:S2=2Spva+2Sfre+Sres‑Cinv‑Cope;其中,Sdfc表示需量电费管理收益,Spva表示峰谷套利收益,Sfre表示调频服务收益,Sres表示需求响应收益,Cinv表示储能装置年均投资成本,Cope表示储能系统运营维护成本。本发明充分发挥储能产业带来的收益潜力,提高用户侧储能利用率,以确保用户侧储能产业收益最大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