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GIS信息优化的配电网重构和负荷灵活接入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1683787.2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9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申请公布号 | CN114709815A | 申请公布日 | 2022-07-05 |
分类号 | H02J3/00(2006.01)I;H02J3/14(2006.01)I | 分类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发明人 | 马杰;郭勇;李秋燕;刘向实;李小明;吴豫;董智;丁岩;全少理;杨卓;郭新志;于昊正;樊江川;孙义豪;高丽萍;陈帆;刘卫民;韩啸一;杨世辉;郭建宇;刘友波;任鹏哲;李争博;祁浩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代理机构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嵩山南路87号院办公区C楼1-10层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GIS信息优化的配电网重构和负荷灵活接入方法,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步骤包括:获取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将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输入至GIS系统内进行空间绘制,同时根据基站覆盖面积作为单位网格对GIS系统进行网格化划分,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基于新基建负荷的接入构建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通过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对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可接入剩余容量,获取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结合元胞自动机规划算法与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并基于约束对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求解配电系统的最大可开放容量以及对应的新基建负荷接入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