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高差坑中坑利用浅基坑的锚拉支护及基坑施工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210452531.9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申请公布号 | CN114703868A | 申请公布日 | 2022-07-05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I;E02D5/76(2006.01)I;E02D17/02(2006.01)I;E02D17/00(2006.01)I;E02D17/18(2006.01)I;E02D5/34(2006.01)I;E02D5/04(2006.01)I;E02D13/08(2006.01)I | 分类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发明人 | 蒋宏鸣;黄天荣;徐壮涛;刘洋;李霞;李旖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 |
地址 | 200120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170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在大高差坑中坑利用浅基坑的锚拉支护及基坑施工方法,包括支挡组件、传力组件和锚拉支座组件;支挡组件包括多个钢板桩,即设置在钢板桩上端的钢围檩;传力组件包括与每一钢板桩对应的锚拉钢筋;每一锚拉钢筋的一端均穿过相应的钢板桩与钢围檩,并约束在钢围檩内侧,另一端均锚固在浅基坑的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施工缝边处,在每一锚拉钢筋的两侧对称均布抗拉钢筋;锚拉支座组件包括若干浅基坑工程桩。施工时,首先开挖浅基坑,并在浅基坑底部施工锚拉支护,完成后开挖深基坑并施工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完成后回填肥槽并回收锚拉支护。本发明在保证桩筏基础地下室结构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更有效利用工程桩的水平承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