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纳米碳球材料的制备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410072173.4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4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申请公布号 | CN103794792A | 申请公布日 | 2014-05-14 |
分类号 | H01M4/583(2010.01)I | 分类 | 基本电气元件; |
发明人 | 李斌;黄树威;谈荣生;张优;张旭海;邵起跃;曾宇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添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2230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镇尚庄村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纳米碳球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高纯石墨为阳极,惰性金属板为阴极,在苯六甲酸中直接电解,加入易分解挥发的无毒碱性物质使纳米碳球颗粒迅速沉淀,将沉淀物干燥后,即获得直径介于10-1000nm范围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用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纳米碳球材料。电解分两个阶段进行电解,第一阶段电解时间不小于1天,初始电压不大于200V,电流不大于3A;第二阶段初始电压不大于36V,电流控制在3-30A之间。本发明相对高温高压的水热法、真空条件的电弧放电法,其工艺简单,便于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