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硫化锰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1295316.4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申请公布号 | CN114014368B | 申请公布日 | 2022-07-01 |
分类号 | H01M4/58(2010.01)I;H01M4/62(2006.01)I;H01M10/0525(2010.01)I;C01G45/00(2006.01)I;C01B32/05(2017.01)I;B82Y30/00(2011.01)I;B82Y40/00(2011.01)I | 分类 | 无机化学; |
发明人 | 苗荣荣;谢颂恒;杨宇辉;林想;朱子坚;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代理机构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 |
地址 | 523808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大学路1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硫化锰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将微米硫化锰进行球磨后与含氮聚合物和溶剂混合,进行干燥后焙烧,得到氮掺杂碳包覆硫化锰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微米硫化锰通过一步球磨即可获得纳米硫化锰,再与含氮聚合物溶液混合干燥后高温焙烧,在高温煅烧过程中含氮聚合物热解形成氮掺杂的碳基质材料,纳米级硫化锰颗粒缩短了离子扩散路径,氮掺杂的碳基质材料提高了负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及结构稳定性,且负极材料呈现微纳米结构,降低了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了首次效率及振实密度,从而保证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在高倍率下的循环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且无其他有害副产物生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