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1486979.4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申请公布号 | CN113889611B | 申请公布日 | 2022-03-18 |
分类号 | H01M4/36(2006.01)I;H01M4/38(2006.01)I;H01M4/62(2006.01)I;H01M10/0525(2010.01)I;C01B33/02(2006.01)I;C01B32/05(2017.01)I;C01B32/168(2017.01)I;C01B32/194(2017.01)I;C01B33/12(2006.01)I | 分类 | 基本电气元件; |
发明人 | 杨书廷;张芬丽;郑延辉;贾伟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000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与牧野大道交叉口东南角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外壳,内核为由纳米硅颗粒和碳材料形成的球体或类球体;内核中有多个孔道;外壳为依次包覆在内核外的多孔的二氧化硅层和无定型碳层,二氧化硅层和无定型碳层之间有间隙,外壳有褶皱的外表面。本发明还公开了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中具有电解液渗入和锂离子储存位点和传输的通道,缩短了锂离子扩散的距离;内核和外壳层之间的间隙缓冲纳米硅的膨胀,抑制硅碳负极材料体积变化;褶皱表面增大了硅碳负极材料与电解液接触的表面积;二氧化硅层和无定型碳层形成双层保护外壳,提高了硅碳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本发明硅碳负极材料,导电性好,倍率性能好,循环性能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