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包络分析的冲击周期自动识别与提取方法及系统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1910514542.3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10160767B 公开(公告)日 2021-03-02
申请公布号 CN110160767B 申请公布日 2021-03-02
分类号 G01M13/045(2019.01)I;G01M13/00(2019.01)I;G01M13/021(2019.01)I;G01M13/028(2019.01)I;G06F17/14(2006.01)I;G06F17/18(2006.01)I 分类 测量;测试;
发明人 张海滨;翟中平;李龙云;冯实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智寰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少丽
地址 230000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天通路16号软件园5号楼508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分析的冲击周期自动识别与提取方法及系统,通过时域峰值包络、包络谱求取、自动获取噪声水平、计算包络谱有效峰值点、最优特征频率搜索、明显冲击条件判断等算法步骤来最终获取原始信号中可能的若干个冲击频率,按重要程度降序排列,一般以前两个为主。方法计算过程无复杂运算,易于嵌入式设备上移植和实现边缘计算;采用时域上峰值保留解包络,无需共振带的先验参数;冲击周期通过算法自动提取,无需人工干预,得到冲击频率与设备故障频率库直接对比可获得相应的故障信息,结果稳定可靠;频率提取在频域实现,当信号存在一定噪声,且时域上无法判断明显冲击成分时仍然能有效获得冲击周期;可以提取信号中的多周期成分,能有效应用于多故障类型诊断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