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电池组及电池动力车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1811180350.5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09553085A 公开(公告)日 2019-04-02
申请公布号 CN109553085A 申请公布日 2019-04-02
分类号 C01B32/15(2017.01)I; H01M4/587(2010.01)I; H01M4/133(2010.01)I; H01M10/0525(2010.01)I; H01M10/058(2010.01)I; B82Y30/00(2011.01)I 分类 无机化学;
发明人 孙强;张俊祥;唐杰;张留峰;王宏栋;邵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晋烨高科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依云;乔雪微
地址 410119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麓枫路61号湘麓国际花园二期酒店、公寓2711房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电池组及电池动力车。其中锂离子电池负极碳微粒通过N2吸脱附测得的孔结构中,以孔径在2‑200nm之间的BJH测得孔体积总量为基准,孔径在2‑10nm之间的孔体积之和为5‑10%、孔径在10‑100nm之间的孔体积占比50‑65%、孔径在100‑200nm之间的孔体积占比30‑40%;所述碳微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4m2/g,优选1.4‑1.9m2/g。采用以上碳微粒制得的扣式电池,其充电容量达392‑403.65mAh/g,放电容量达360‑373mAh/g,组装成柱状电池,其在5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保持在1985.7‑2029.8mAh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