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甘膦废水中回收利用草甘膦的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310493816.8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4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申请公布号 | CN103524554B | 申请公布日 | 2016-03-16 |
分类号 | C07F9/38(2006.01)I | 分类 | 有机化学〔2〕; |
发明人 | 刘安平;殷宏;薛光才;付立平;刘建华;胡红菊;黄守轩;蒋政辉;何红霞;廖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沙隆达控股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辉;孙林 |
地址 | 432401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东路93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草甘膦废水中回收利用草甘膦的方法。先将草甘膦废水预处理,除去悬浮物及大颗料的杂质,调节PH3.0~3.5;再进行膜分离预浓缩,将草甘膦母液分成浓液和淡液两部分,浓液进入三级膜浓缩系统,经浓缩处理后,浓液中草甘膦质量分数为5~10%,淡液进入四级膜回收系统,将淡液合并再次进入二级膜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将浓缩后的草甘膦浓液进入MVR低温蒸发浓缩系统,在40~50℃下浓缩处理1.5~2h,浓缩至质量分数为20~30%,然后结晶得到质量分数大于95%的草甘膦固体。本发明通过膜分离预浓缩和MVR低温蒸发浓缩,再结晶回收草甘膦,整个草甘膦废水处理系统的草甘膦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