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急性毒性的重组质粒、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610979440.5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9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申请公布号 | CN106399341A | 申请公布日 | 2017-02-15 |
分类号 | C12N15/63(2006.01)I;C12N15/66(2006.01)I;C12N15/65(2006.01)I;C12N1/21(2006.01)I;C12Q1/02(2006.01)I;C12R1/01(2006.01)N | 分类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
发明人 | 王允;罗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上海合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区众仁路399号1幢B区5楼5309室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表征急性毒性的重组质粒、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具体而言,重组质粒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与报道基因片段,所述报道基因为发光基因,报道基因片段具有独立的启动子,所述的启动子为组成型表达,重组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征急性毒性的重组菌,由表征急性毒性的重组质粒转化导入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ylyi ADP1中获得,其命名为Acinetobacter baylyi HesenATox,已于2016年10月1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117。当重组菌暴露于具有生物毒性的环境中,细胞发光受到抑制,报道基因表达量降低,发光值与毒性剂量成反向效应关系,因此可用于评价环境样品的急性毒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重组菌性能更为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