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方法
基本信息

| 申请号 | CN202110146064.2 | 申请日 |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申请公布号 | CN113016526A | 申请公布日 | 2021-06-25 |
| 分类号 | A01G22/22(2018.01)I;A01C21/00(2006.01)I;A01G13/00(2006.01)I | 分类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
| 发明人 | 宋建东;周书银;廖翠猛;钟其全;范小兵;陈文林;肖燃;高维忠;冯乐为;邹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爱蓉 |
| 地址 | 410000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合平路638号隆平高科总部大楼 | ||
| 法律状态 | - | ||
摘要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一种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密植:机栽田和手栽田,每亩有1.2‑1.4万穴,每亩基本茎蘖苗为6.4‑6.6万苗;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巧施穗肥;管水:移栽田的每亩茎蘖苗数达到13.9‑14.1万苗时需要排水晒田,直播田的每亩茎蘖苗数达到15‑16万苗时需要排水晒田;病虫草害防治:抓好杂交中稻二次总体防治:第一次在7月中下旬时进行防治,第二次在破口前5‑7天时进行防治;化学调控:在水稻拔节期,用15%多效唑兑水后喷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精准病虫草害防治、应用化学调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品种的株高,使植株基部1、2、3节间的长度缩短,增强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