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循环煤炭全粒径分级热解耦合热压型焦制备系统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420468159.1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9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申请公布号 | CN204039333U | 申请公布日 | 2014-12-24 |
分类号 | C10B53/04(2006.01)I;C10B49/02(2006.01)I;C10B53/08(2006.01)I;C10B57/00(2006.01)I;C10B57/02(2006.01)I;C10K1/02(2006.01)I;C10K1/00(2006.01)I | 分类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
发明人 | 娄建军;黄杨柳;程志祥;王圣君;谭育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乾海洁净煤技术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合肥乾海洁净煤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乾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产业园区清河路9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气循环煤炭全粒径分级热解耦合热压型焦制备系统,将原煤经过原煤预热分级系统分成末煤和粒煤,利用自身方法产生的煤气作为末煤热解炉内的末煤热解的热源,末煤热解产生的热解煤气作为粒煤热解的热源,末煤和粒煤热解后的热半焦作为热压型焦制备用原料,煤热解段收集的焦油渣替代一部分的热压型焦制备用粘结剂。本实用新型利用煤炭热解系统与热压型焦制备系统耦合生产型焦,实现煤炭的分级利用,实现非焦煤炼焦,为国家节约稀缺的焦煤资源,及产品半焦的高附加值利用,采用煤热解段产生的焦油渣作为部分粘结剂,替代部分价格较高的煤沥青的用量,同时实现废物再利用的目的,利用热态半焦为原料,热态条件下成型,热量利用效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