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状铁素体/块状铁素体船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2110569030.4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14134405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2
申请公布号 CN114134405B 申请公布日 2022-07-22
分类号 C22C38/02(2006.01)I;C22C38/04(2006.01)I;C22C38/38(2006.01)I;C22C38/28(2006.01)I;C22C38/26(2006.01)I;C22C38/06(2006.01)I;C22C33/06(2006.01)I;C21D8/02(2006.01)I;C21D11/00(2006.01)I 分类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发明人 刘朝霞;罗元东;许晓红;刘俊;周永浩;戚晓光;潘继峰;徐光琴;高俊;陈翀 申请(专利权)人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
地址 214400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新区滨江东路297号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状铁素体/块状铁素体船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微观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块状铁素体,其中针状铁素体的体积占比为40±5%,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为3‑6μm。屈服强度横向拉伸性能介于390~420MPa,抗拉强度介于520~550MPa,屈强比介于0.72~0.77,延伸率≥29%,‑40℃、‑60℃纵向冲击韧性值≥200J,应变时效后,‑40℃、‑60℃冲击韧性值没有明显降低。采用较低的碳含量,并通过Si‑Cr‑Nb元素的添加,形成尽可能多的铁素体相,抑制珠光体的形成。采用了较高的终冷温度,较高的终冷温度保证钢板基体组织仍为铁素体/针状铁素体,避免上贝氏体或粒状贝氏体这些虽然能提高强度,但是恶化钢板韧性及塑性组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