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微重力环境的光固化3D打印系统及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010801379.1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申请公布号 | CN111941834B | 申请公布日 | 2021-10-08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386;B29C64/393;B29C64/35;B29C64/171;B28B1/00;B22F3/105;B33Y30/00;B33Y50/00;B33Y50/02;B33Y10/00;B29L31/00 | 分类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
发明人 | 沈震;宋奕霄;王卉;熊刚;廖家伟;王飞跃;商秀芹;赵美华;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
代理机构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微重力环境的光固化3D打印系统及方法,以在微重力环境下实现光固化3D打印技术。其包括光固化3D打印机、受力调整装置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受力调整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舱旋转,以调整旋转舱内部光固化3D打印机的受力,使得光固化3D打印机在微重力环境下完成打印,本发明能够支持高密度金属的打印,通过受力调整系统,实现浆料平铺,从而使得本发明制件品质更优良,同时本发明具有的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对光固化3D打印机的浆料、制件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打印质量,同时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太空环境的空间和物力资源,解决空间站无法携带过多材料,补给困难、补给周期长的缺点,降低太空任务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