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针锥镍基底上制备柔性电极的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0652647.2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申请公布号 | CN113328060A | 申请公布日 | 2021-08-31 |
分类号 | H01M4/04(2006.01)I;H01M10/36(2010.01)I;C25D3/12(2006.01)I;C25D9/06(2006.01)I;C25D3/22(2006.01)I;C25D5/12(2006.01)I;C25D7/00(2006.01)I | 分类 | 基本电气元件; |
发明人 | 倪修任;王翀;何为;李毅峰;续振林;陈苑明;王守绪;周国云;何耀忠;陈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霍淑利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针锥镍基底上制备柔性电极的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恒电流阴极电沉积的方式制备纳米针锥镍,并通过结晶调整剂调控纳米针锥镍阵列的大小和分布均匀性,制备的镍纳米针锥的大小均一,分布均匀,尺寸大小约为150nm到200nm。采用恒电流阳极电沉积的方式在纳米针锥镍上制备了纳米尺寸的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平整的基底上生长出锥状镍阵列后,纳米尺寸的锰氧化物附着在锥镍上生长,形成柔性锰氧化物正极,组装成锌锰二次电池,放电比容量达210mAh/g。本发明能够缓解正负极材料脱落、粉化等问题,提升正负极材料的稳定性和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这对于锌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