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枯竭矿井区段遗留煤柱分类回收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710513239.2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申请公布号 | CN107237634A | 申请公布日 | 2019-05-07 |
分类号 | E21C41/18;E21B33/13;E21F15/00 | 分类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
发明人 | 马立强;张炜;杨志;王烁康;胡文敏;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兰花集团莒山煤矿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一种资源枯竭矿井区段遗留煤柱分类回收方法,细化出全矿井可回收区段遗留煤柱,在岩石力学伺服试验系统上开展煤岩样品物理力学特性测试;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可回收区段遗留煤柱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类;采用钻孔应力计及岩层探测记录仪对该可回收区段遗留煤柱内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内部破坏特征进行测试;在现场测试钻孔内采用注浆加固材料对其进行注浆加固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可回收区段遗留煤柱,分别采用小条带直接巷采部分回收和小条带往复式填充开采完全回收方法对可回收区段遗留煤柱进行分类回收。本发明目的性强,安全性高,针对性好,能够最大限度地对矿井弃滞煤炭资源进行回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和推广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