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保暖羽绒服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910384170.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1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申请公布号 | CN110281609B | 申请公布日 | 2021-10-26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5/08;B32B5/18;B32B27/40;B32B27/08;B32B27/30;B32B27/36;B32B27/02;B32B23/02;B32B23/08;B32B5/24;B32B5/06;B32B7/08;B32B7/12;B32B33/00;B32B37/10;B32B37/06;B32B37/08;B32B37/12;B32B38/00;D03D15/00;D06C7/02;D06C3/00;D06G1/00;A41D31/02;A41D31/30;A41D31/06 | 分类 | 层状产品; |
发明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涂泰克纺织后整理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静思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南环路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抗菌保暖羽绒服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所述中间层面料的一侧覆盖有外层面料,所述中间层面料的另一侧覆盖有内层面料;所述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的各组成原料,以及制备方法均相同,且各组成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0‑60%的棉纤维、20‑30%的聚酯纤维、10‑20%的铜氨纤维和5‑15%的聚氨酯纤维;本发明中的中间层面料由维纶和聚氨酯海绵组成,且维纶和聚氨酯海绵均浸润在浓度为5%的硝酸银溶液中,同时改性抗菌助剂中的各原料会相互反应生成双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并根据两者的共同作用,以达到双重的抗菌效果,以免因长期放置或清洗周期过长而易粘附大量细菌,进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