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化疗药物对肠黏膜损伤且提高抑瘤率的低分子量牡蛎酶解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1284462.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6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申请公布号 | CN114196717A | 申请公布日 | 2022-03-18 |
分类号 | C12P21/06(2006.01)I;A23L33/10(2016.01)I;A61K31/513(2006.01)I;A61K35/618(2015.01)I;A61K38/01(2006.01)I;A61P1/04(2006.01)I;A61P35/00(2006.01)I;A61P37/04(2006.01)I | 分类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
发明人 | 潘剑宇;叶子晴;蔡冰娜;陈华;万鹏;陈得科;孙恢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代理机构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成姗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海滨路1119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牡蛎酶解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牡蛎肉由胰蛋白酶水解,经分离得到,其小分子肽集中于1kDa以下,其与5‑FU联用时,200‑800mg/(kg·bw)范围时,可有效缓解S‑180荷瘤小鼠的肠黏膜损伤,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和绒毛面积相对于5‑FU组均显著增加;同时提高抑瘤率到38.24~47.57%,较5‑FU单独使用有明显提高;在剂量为800mg/(kg·bw)时,显著增加荷瘤小鼠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以及调节血清免疫抗体水平。本发明的低分子量牡蛎酶解物可应用于5‑FU联用的功能营养食品、特医食品或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