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提质循环利用联产电、蒸汽、煤气、焦油和型煤工艺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0910272712.8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01701535B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申请公布号 CN101701535B 申请公布日 2012-06-27
分类号 F01K11/02(2006.01)I;F01D15/10(2006.01)I;C10J3/60(2006.01)I;C10L5/02(2006.01)I;C10L5/08(2006.01)I;F22B33/18(2006.01)I;F26B11/02(2006.01)I;F26B3/26(2006.01)I;F26B3/08(2006.01)I;F26B21/00(2006.01)I 分类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发明人 汪寿建;傅敏燕;刘亦武;单育兵;皮金林;袁卫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泽玛克敏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民族大道长城科技园1019号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褐煤提质循环利用联产电、蒸汽、煤气、焦油和型煤工艺,是以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串联循环流化床煤热解反应器、发电装置和褐煤干燥成型装置实现富含水褐煤综合循环利用于供电、汽、煤气、焦油和型煤的工艺,褐煤热解气化需要的热量由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煤灰供给,煤进入循环流化床热解反应器干馏并与过热水蒸气反应得煤气,焦油和半焦,半焦入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作为燃料副产蒸汽,副产的高中压蒸汽供发电,抽出的低压蒸汽干燥富含水褐煤至成型所要达到的水分;干燥后一部分干煤经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烟气深度干燥后,作为循环流化床煤热解反应器的原料进行干馏和气化反应,从而完成一个循环。本发明提高了褐煤的经济价值,对环境污染小,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