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外包双层排水体与中间混凝土组合桩及施工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310036514.8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申请公布号 | CN103061332B | 申请公布日 | 2015-01-14 |
分类号 | E02D5/38(2006.01)I;E02D5/72(2006.01)I;E02D3/10(2006.01)I;E02D5/66(2006.01)I | 分类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发明人 | 朱永光;李博;金金柱;谢忠巢;席青善;吴温昊;付连发;潘飞朋;赵成艳;林静顺;李凯;潘飞敏;潘永策;黄胜芬;黄建光;程千文;杨洁;林祖客;朱雷;麻建勇;沈金樑;林田夫;王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黎双华;徐关寿 |
地址 | 325017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汤家桥路大自然家园5幢2101室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外包双层排水体与中间混凝土组合桩,由桩身内侧环形排水体、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桩身、桩身外侧环形排水体、预制桩尖、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组成;预制桩尖设置于组合桩的底部,桩尖顶面设有四道用于限制沉管位置的环形凹槽;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设置于组合桩的顶部,盖板内部设有排水支管。本发明在混凝土管桩的内侧和外侧设置厚度均匀的排水体,既可加速桩间土体的固结速率,提高地基土承载能力,还可防止邻桩打设时由挤土效应导致的断桩等病害,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本发明还提供了组合桩的施工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