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截面桩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0820041361.0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8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申请公布号 | CN201245837Y | 申请公布日 | 2009-05-27 |
分类号 | E02D5/48(2006.01)I;E02D5/72(2006.01)I | 分类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发明人 | 杨成斌;孙克;黄士奇;吴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合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安徽东合建筑节能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地址 | 230009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基础用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变截面桩。本实用新型由相互连接为一体的上桩和下桩组成,所述的上桩各处的横截面相同,下桩的横截面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上桩仍然为等截面桩,下桩则为楔型桩。本实用新型中的楔形桩在施工时有如下优点:其一,楔型桩在土体内形成拱托作用,有利于提高桩体的承载力;其二,楔型桩模成孔时对土体的侧向挤密效果显著优于等截面桩,因为楔型模面形成对土体的挤压力的合力是向斜下方的;其三,楔型桩模成孔后易于拔出桩模,施工便捷;其四,楔型桩较等截面桩节约材料,因而成本较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