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钝化接触结构制备方法和具有钝化接触结构的晶体硅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0130675.8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申请公布号 | CN112768565A | 申请公布日 | 2021-05-07 |
分类号 | H01L31/18(2006.01)I;H01L31/0224(2006.01)I;H01L31/0216(2014.01)I;H01L31/068(2012.01)I | 分类 | - |
发明人 | 杜哲仁;赵影文;杨俊楠;张志郢;季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芳;耿璐璐 |
地址 | 225500江苏省泰州市姜堰经济开发区开阳路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一种钝化接触结构制备方法,在晶体硅上形成SiOx/AlOx/p‑poly的三层式钝化接触结构,包括:S1:对晶体硅片进行预处理;S2:在预处理后的晶体硅片表面制备AlOx薄膜;S3:在制备完AlOx薄膜的晶体硅片表面再制备非晶硅薄膜,非晶硅薄膜为本征非晶硅薄膜或掺硼非晶硅薄膜;S4:对本征非晶硅薄膜进行硼掺杂处理,本征非晶硅薄膜形成p‑poly层,借助硼掺杂处理中的退火过程,通入过量氧气,在AlOx薄膜下方的晶体硅上形成一层致密SiOx层;或对掺硼非晶硅薄膜进行退火处理,掺硼非晶硅薄膜形成p‑poly层,借助退火过程,通入过量氧气,在AlOx薄膜下方的晶体硅上形成一层致密SiOx层;S5:清洗BSG。按本发明钝化接触结构制备方法,可省去单独制备SiOx层的工序,且带负电荷AlOx薄膜的存在可增强p‑poly硅的载流子选择性,从而增强钝化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