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海口地区景观地形营造时水土涵养生态系统的施工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1442508.3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申请公布号 | CN114215003A | 申请公布日 | 2022-03-22 |
分类号 | E02B3/06(2006.01)I;E02B3/08(2006.01)I;A01G17/00(2006.01)I;A01B79/00(2006.01)I;A01B79/02(2006.01)I;A01G24/10(2018.01)I;A01G24/20(2018.01)I;A01G24/25(2018.01)I;A01G24/23(2018.01)I;A01G24/44(2018.01)I | 分类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发明人 | 李锐;陆健;丁雨;董奎;高翼;李一博;陶佳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031上海市黄浦区制造局路130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入海口地区景观地形营造时水土涵养生态系统,该水土涵养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包括有新进土方营造地形时的地形结构,涵水防冲土壤改良结构和消浪防护结构,将抛石驳岸、生态离岸岛、松木桩隔离带、改良基础回填土与种植土、麻椰生态抗冲毯的结合,涵水防冲土壤改良结构和消浪防护结构相结合,形成了开放式系统;还涉及到一种该水土涵养生态系统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为入海口河道、潮间带、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提供了条件,保障了保证静、动态系统平衡,使得整个系统具有组织和自我调节的能力,通过生态离岸岛、红树林种植区域的设置,达到了整体美观的效果,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好的景观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