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感光粳稻种质的创制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2210281245.0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14600765A 公开(公告)日 2022-06-10
申请公布号 CN114600765A 申请公布日 2022-06-10
分类号 A01H1/02(2006.01)I;A01H1/04(2006.01)I;C12N15/29(2006.01)I;C12N15/54(2006.01)I;C12Q1/6895(2018.01)I;C12Q1/6858(2018.01)I;C12N15/11(2006.01)I 分类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发明人 孙立亭;林添资;龚红兵;杨军;景德道;余波;李闯;钱华飞;曾生元;杜灿灿;胡庆峰;巫章平;周义文;费云燕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代理机构 南京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
地址 212400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镇弘景路1号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弱感光粳稻种质的创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水稻抽穗期基因型为hd1+ehd1+sdg725粳稻品系1和基因型为Hd1+Ehd1+SDG725的粳稻品系2作亲本;(2)杂交后连续自交,利用单籽传法获得重组自交系群体;(3)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不同基因型组合的纯合家系,选择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播齐历期(从播种到齐穗的天数)变幅小且具有增产潜力的家系,获得抽穗期基因型为hd1+ehd1+sdg725(晚熟系)或hd1+ehd1+SDG725(早熟系)的粳稻新品系。本发明培育的弱感光粳稻品系可提高在南方稻区的种植适应性,且可选择性地满足不同的推广区域下错综复杂的茬口需求。此外,有助于穿梭育种中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选择和目标基因Ehd1和SDG725高通量基因分型,提高育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