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钢管混凝土相贯焊接节点疲劳强度的设计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910236837.9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申请公布号 | CN111749130B | 申请公布日 | 2022-03-15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I;E01D22/00(2006.01)I;B23K31/02(2006.01)I | 分类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
发明人 | 牟廷敏;范碧琨;康玲;宋瑞年;文凯;孙才志;李畅;赵艺程;李胜;李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五街200号4号楼B座7-10楼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钢管混凝土相贯焊接节点疲劳强度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相贯线区域内,在主弦管内焊接带孔加劲肋板,往主弦管、受拉腹管和受压腹杆内灌注混凝土,共同提高节点刚度;根据受拉相贯焊接节点疲劳应力幅的分布规律,将相贯焊缝划分为四个区域,对不同区域相贯焊缝采用不同焊接方式,即趾部区全熔透,跟部区部分熔透,两个过渡区为全熔透到部分熔透的过渡焊接;对受拉腹管和主弦管连接处的焊缝外观进行修磨,修磨对象包括焊缝表面及其连接的受拉腹管及主弦管的热影响区,修磨区域为以趾部区中心为起点,对称向两边过渡区延伸的270°范围内,保证三者顺适、圆滑过渡,减小应力集中,降低焊趾处热点应力幅,延长疲劳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