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锯切组合模型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2110531611.9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13238529A 公开(公告)日 2021-08-10
申请公布号 CN113238529A 申请公布日 2021-08-10
分类号 G05B19/4097(2006.01)I 分类 控制;调节;
发明人 张峰;魏洪云;刘浩;张炎;侯学刚;王亮;毕研然;刘轩;张广岭 申请(专利权)人 莱芜钢铁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杜超
地址 271104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昌盛路23号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提供棒材锯切组合模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棒材锯切组合模型,包括锯切模型和辊道分组模型;所述锯切模型包括锯切原始模型、锯切模型优化和锯切模型对比三个部分;所述锯切原始模型配置为对原始的锯切模型定义了5种规格下的16种锯切组合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锯切模型的拓展定义;所述锯切模型优化配置为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并遵循以下原则:1)减少辊道之间的干涉;2)1#、2#、3#、4#定尺锯切动作分步进行;3)减少辊道分组。通过设计锯切模型和辊道分组模型,实现了锯区的自动定尺分配、自动锯切、锯区轧件跟踪、锯区辊道自动分组、多定尺自动优化等功能,实现轧线锯区的全自动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