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水、固的四相分离管路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720412391.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申请公布号 | CN207227351U | 申请公布日 | 2018-04-13 |
分类号 | C10G53/02;B01D19/00;B01D21/26;B01D17/025;B01D49/00;C02F1/40;C10L3/10 | 分类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
发明人 | 郑生宏;杨仁强;何茂林;刘丰宁;闫怀荣;蒋真友;钟兴福;张军;史仕荧;张昊;任泉龙;贺建国;许丽;樊勇;毛勇;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油气建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机构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西安长庆油气建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市泾河工业园泾渭四路62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和污水处理行业等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水、固的四相分离管路,包括气液分离管路、液固分离管路和水油分离管路,所述的气液分离管路依次连接液固分离管路和水油分离管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设计三相分离器的理论和经验不足,制造等情况的差异,使得三相分离设备与现场提供的实际操作参数不相适应,加之来液中固体颗粒在稳定段的沉积影响,导致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差的问题,利用了管道特性、油气水固介质的密度差及动态分离原理来快速实现分离,突破了传统需要借助容器才能实现多相分离的做法,将压力容器的爆炸失效模式转化为压力管道的泄漏失效模式,从而大大降低设备安全管理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