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0248470.X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3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申请公布号 | CN113033335B | 申请公布日 | 2021-10-08 |
分类号 | G06K9/00(2006.01)I;G06K9/46(2006.01)I;G06T17/00(2006.01)I;G06T19/20(2011.01)I;C21C5/28(2006.01)I | 分类 | 计算;推算;计数; |
发明人 | 陆志坚;陈友操;韦军尤;覃锡年;龚毅;陆忠庆;陈利;杜国利;黄瑞华;丁进;韦逊;黄钰欣;李剑;唐荣琼;宋艳珂;黄庆;陈天柱;蒙振为;何旭智;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545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北雀路117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炉渣智能分析及三维模型的转炉留渣量计算方法,包括采集转炉内终渣图像数据,提取特征元素;构建炉渣分析系统,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学习,分析图像特征,根据炉渣状态参数得出炉渣密度修正值;多角度采集炉体结构和留渣体影像,形成转炉内留渣体的三维立体覆盖影像;根据三维立体覆盖影像,构建留渣体三维模型,计算留渣体体积;通过炉渣分析系统与三维计算模型结果,计算转炉内留渣质量。本发明能根据图像信息,准确分析渣粒状态并计算出渣密度修正值,同时动态分析构建堆渣体三维模型,从而精确计算转炉留渣量。此外,本发明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手段,精确计算转炉留渣量,实现了溅渣护炉和炼钢过程高效稳定控制并降低了损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