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式气体渗碳炉及工装工艺的改进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0910074669.4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申请公布号 | CN101565809B | 申请公布日 | 2011-06-01 |
分类号 | C23C8/20(2006.01)I | 分类 |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2〕; |
发明人 | 王季明;秘君梅;张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弘旭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
地址 | 052165 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大道66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式气体渗碳炉及工装工艺的改进。它是通过对传统井式气体渗碳炉的改造,将挡风板放置到料筐上,增大风扇和挡风板之间的距离。在以煤油、甲醇为渗剂对20Cr或20CrMnTi材质的工件进行渗碳时其渗碳工艺调整为强渗和扩散阶段的加热温度分别为930±10℃和900±10℃,强渗阶段渗碳剂的滴入量为煤油10.3±0.2ml/m 3/min、甲醇3.4±0.2ml/m 3/min,炉内碳势为1.05±0.05%;扩散阶段的煤油8.0±0.2ml/m 3/min、甲醇4.6±0.2ml/m 3/min,炉内碳势为0.95±0.05%;渗碳过程中炉内压力为1.0~1.5KPa。本发明利用传统设备就能够提高渗碳速度、节约渗碳时间、改善产品质量,渗剂被充分分解、吸收,在渗碳过程炉内几乎不产生炭黑,在渗碳层深度为0.9-1.25mm范围时效果最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