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化工废水生物降酚脱氮系统及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911268604.3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1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申请公布号 | CN110981092B | 申请公布日 | 2021-12-24 |
分类号 | C02F9/14(2006.01)I;C02F3/02(2006.01)I;C02F3/30(2006.01)I;C02F3/34(2006.01)I;C02F101/16(2006.01)N;C02F101/34(2006.01)N;C02F103/34(2006.01)N | 分类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
发明人 | 郑彭生;郭中权;周如禄;肖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拱秀路288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化工废水生物降酚脱氮系统及方法。一种煤化工废水生物降酚脱氮系统,包括具有内腔的复合降酚脱氮装置、二级强化脱氮装置和碳源补充装置;复合降酚脱氮装置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A,复合降酚脱氮装置内腔中部设有同轴的导流筒A和导流筒B,复合降酚脱氮装置内腔底部设有污泥斗A和排泥管A;二级强化脱氮装置通过出水管A连通复合降酚脱氮装置,二级强化脱氮装置上设有出水管B,二级强化脱氮装置内腔设有将二级强化脱氮装置内腔分隔为逆向曝气载体离散区和二级上升流生物过滤区的隔板。本发明通过功能化分区提高降酚与脱氮效率、逐级减少酚类化合物对硝化和反硝化的抑制作用,水力停留时间短,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