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开挖型地下大口径管道修复结构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1620409843.1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205560116U 公开(公告)日 2016-09-07
申请公布号 CN205560116U 申请公布日 2016-09-07
分类号 F16L55/162(2006.01)I;F16L55/18(2006.01)I 分类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发明人 高峡;简进;孙长军;马健;于海东;杨玉萍;裴涛;郭庆力;赵力军;张伟强;毕景峰;骆大友;蒋汶岐;吴志光;李刚;代丽芳;马科;崔卫平;杜进军;于鹏;王奎;汪海洋;马俊宏;高久杰;李沫;刘毅;张旭;王鹏;李硕辉;董智;王洋;李久和;钱卓;田斌;刘金义;张书强;刘魏;朱东升;陈爱敏;董学斌;熊伟;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 唐山市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唐山曹妃甸热力有限公司;唐山市暖通热力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063200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北环路东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开挖型地下大口径管道修复结构,特别是集中供热地下直埋螺旋管道和钢管的修复结构,属于集中供热管道修复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故障管道(6)与上游管道(7)之间设有堵板一(3),故障管道(6)与下游管道(8)之间设有堵板二(5),故障管道(6)两端分别开有人孔一(1)和人孔二(4),故障管道(6)内有管道对接焊缝(2)。本实用新型在非大面积开挖的情况下,将地下故障管道进行焊接修复,不仅减少了障碍物的破坏,也大大减少了开挖面积,同时降低了企业的修复成本,时限性和经济性都有很大的提升,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