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联络通道预应力支架装置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011598010.1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申请公布号 | CN112523775A | 申请公布日 | 2021-03-19 |
分类号 | E21D11/14(2006.01)I;E21D15/44(2006.01)I;E21D11/08(2006.01)I;E21D11/18(2006.01)I;E21D9/14(2006.01)I | 分类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
发明人 | 李世佳;黄承泽;岳川;竺维彬;王俊彬;罗淑仪;区穗辉;梁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10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市西路204号大院自编四号楼2、3层(仅限办公用途)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联络通道预应力支架装置,包括外环形构件和内多边形框架;所述外环形构件和隧道横断面相适应并且紧贴管片的内表面;所述内多边形框架嵌套在所述外环形构件,其由多根边框组成,每两根边框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连接有一个千斤顶;每个千斤顶的底部连接于两根边框之间的连接处,其顶头延管片的径向延伸并恰好和所述外环形构件相抵并对其施加支撑力。本发明考虑增加内支撑与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接触面积,即环形构件支撑直接与管片相接触,降低混凝土管片的应力集中现象而提出来的。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大,对控制管片的变形更为有利,也有利于管片的整体受力,且各支撑构件理论上可以达到与管片的紧密接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