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环境下的光伏复合棚结构及设计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810165043.3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申请公布号 | CN108651082A | 申请公布日 | 2018-10-16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E04D13/18;G06F17/50 | 分类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
发明人 | 刘善亮;王宝营;任世强;王维广;杜启庚;马海超;陈洪乾;何洪胜;秦元明;安志勇;刘会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昌盛日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青岛永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昌盛日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普东镇营普路46号太阳能产业基地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光伏复合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寒环境下的光伏复合棚结构及设计方法。提供一种高寒环境下的复合棚可以针对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寒特点,将光伏发电之后首先存储起来一部分,其余的进行并网输运。存储起来的电能用于棚内温度较低时的能量补充,将此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提升棚内的温度。包括前立柱、后立柱、前斜撑、后斜撑、逆变器电池包、电热丝、电池组件,所述前立柱、后立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前立柱、后立柱顶端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前立柱、后立柱之间设有前斜撑、后斜撑,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分别设有电热丝,所述后立柱设置有逆变器电池包,所述电池组件与电热丝均与逆变器电池包线路连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