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611176562.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申请公布号 | CN106719151B | 申请公布日 | 2021-03-26 |
分类号 | A01K61/10(2017.01)I | 分类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
发明人 | 杨凯;袁勇超;李波;成为为;程颖红;朱思华;高银爱;邓国乔;谢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
代理机构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张家湾湖塘村2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步骤包括:池塘选择、清塘消毒、水花放养、饵料投喂和水质管理;该方法率先在国内成功突破赤眼鳟鱼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的关键,采用赤眼鳟饲料作为肥料培育天然饵料生物的肥料缓释技术,将赤眼鳟苗种培育和驯化转食有机结合,顺利实现赤眼鳟不同规格苗种供应的目的,操作程序简便,管理容易,在苗种培育、饵料投喂等方面独创性地进行了赤眼鳟鱼种人工配合饲料直接驯化摄食并取得成功,鱼种成活率在85%以上,能保持养殖水体水质良好,对充分开发赤眼鳟作为养殖品种或鳜鱼养殖的饵料鱼创造了最有效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