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解污染地下水中氯代烃的装置及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011502376.4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9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申请公布号 | CN112499723A | 申请公布日 | 2021-03-16 |
分类号 | C02F1/32(2006.01)I;C02F101/36(2006.01)N | 分类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
发明人 | 宋立杰;刘惠;李国标;陈善平;安淼;邰俊;张瑞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顾兰芳 |
地址 | 200232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345弄11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解污染地下水中氯代烃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以串联和并联方式连接的多个Bi2O3‑B2O3‑SrCO3体系玻璃管、安装在管内的紫外灯和管外的控制电源。玻璃管的制备方法及氯代烃降解方法如下:取配方为55‑85wt%Bi2O3、5‑15wt%B2O3和10‑30wt%SrCO3组分混合均匀,置于耐腐蚀坩埚中1050‑1300℃保温15‑45min后成型为玻璃管,并于200‑400℃保温1‑3小时后退火处理。用浓度为0.02‑0.2mol/L的HCl溶液对玻璃管内壁浸泡10‑30min,经水清洗后,安装紫外灯,获得自清洁玻璃管。将含氯代烃的地下水导入自清洁玻璃管内,开启紫外灯,经过1‑8小时紫外照射处理,高脱除氯代烃。在自清洁玻璃管的催化性能下降时,采用同浓度HCl侵蚀液再次侵蚀1‑10min即可恢复自清洁玻璃管的催化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