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的氢储配置与控制协同优化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1484231.0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2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申请公布号 | CN114172175A | 申请公布日 | 2022-03-11 |
分类号 | H02J3/28(2006.01)I;H02J3/32(2006.01)I;H02J15/00(2006.01)I;H02J3/38(2006.01)I;C25B1/04(2021.01)I;C25B9/65(2021.01)I;C25B15/00(2006.01)I;G06Q10/04(2012.01)I;G06Q50/06(2012.01)I | 分类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发明人 | 马泽涛;舒杰;田甜;崔琼;谭磊;江涛斌;梁基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
代理机构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劳剑东;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的氢储配置与控制协同优化方法,属于新能源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一段时间内各风机的最大有功发电功率曲线,建立风/氢/储耦合系统中制氢电解槽、蓄电池、氢气压缩机、储氢罐等各部件的稳态数学模型,确定风/氢/储耦合并网系统的经济性优化目标并形成经济性配置优化问题,对优化问题进行凸化处理使其满足凸优化条件,采用凸优化求解该优化问题同步得到各个部件在最优控制下的最优容量配置。该方法可同步优化系统配置与控制,且在优化中考虑了蓄电池和电解槽的非线性效率,大幅降代了风/氢/储耦合并网系统的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与控制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