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线下方位于框架桥底部的地下管廊施工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210074777.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6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申请公布号 | CN114396076A | 申请公布日 | 2022-04-26 |
分类号 | E02D29/045(2006.01)I;E02D27/12(2006.01)I;E02D27/00(2006.01)I;E02D19/18(2006.01)I;E02D5/46(2006.01)I;E02D5/28(2006.01)I;E02D17/04(2006.01)I;E02D31/02(2006.01)I;E02D15/02(2006.01)I;E01D21/00(2006.01)I | 分类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发明人 | 陈卫东;杨继绪;陆敬松;王洁民;方升东;张汉;吴小平;黄博涛;郑伟;张梦为;宋子景;许光浩;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铁建工程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3000安徽省蚌埠市延安路328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线下方位于框架桥底部的地下管廊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把框架桥顶进就位;回填铁路路基恢复原有铁路线;框架桥底部施工水平向钢管;框架桥底部土体中打入钢桩;开挖框架桥底部土体至设计标高;铺设水泥找平层;组装施工各节地下管廊;向地下管廊的外围注入浆体。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地下管廊的施工对恢复铁路线的工期无影响,对既有铁路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水泥土搅拌墙、钢管、钢桩形成的支护体系具有较大的强度,为地下管廊的施工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空间;基于注浆孔向地下管廊的外围注入浆体,使地下管廊与四周土体之间充满注浆体,保障了施工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