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芳胺基吡啶、嘧啶或三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1580002762.8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06132957A 公开(公告)日 2016-11-16
申请公布号 CN106132957A 申请公布日 2016-11-16
分类号 C07D413/04(2006.01)I;C07D413/14(2006.01)I;C07D487/10(2006.01)I;C07D471/04(2006.01)I;C07D519/00(2006.01)I;C07D495/04(2006.01)I;C07D403/04(2006.01)I;C07D403/14(2006.01)I;C07D487/04(2006.01)I;A61K31/506(2006.01)I;A61K31/53(2006.01)I;A61K31/519(2006.01)I;A61K31/4439(2006.01)I;A61K31/444(2006.01)I;A61P35/00(2006.01)I;A61P35/02(2006.01)I 分类 有机化学〔2〕;
发明人 吴家权;张海军;曹焕岩;金深霜;张帅;陆政华;董健;王赪晨;谈秋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双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地址 214437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东盛西路6号A5楼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涉及2?芳胺基吡啶、嘧啶或三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2?芳胺基吡啶、嘧啶或三嗪衍生物可以作用于某些突变形式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例如L858R激活突变体、delE746_A750突变体、Exonl9缺失激活突变体和T790M耐药突变体,从而用于疾病和病况的治疗和预防。所述2?芳胺基吡啶、嘧啶或三嗪衍生物可用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本发明还涉及包含2?芳胺基吡啶、嘧啶或三嗪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制备2?芳胺基吡啶、嘧啶或三嗪衍生物的中间体,以及利用2?芳胺基吡啶、嘧啶或三嗪衍生物治疗由各种不同形式EGFR所介导的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