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轮齿磨损后能够保持精度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310026371.2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3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申请公布号 | CN103883679A | 申请公布日 | 2014-06-25 |
分类号 | F16H1/16(2006.01)I;F16H55/24(2006.01)I;F16H55/08(2006.01)I;F16H57/023(2012.01)I | 分类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
发明人 | 彭晓南;肖凯;吴晓东;梁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密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洛阳凯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纳密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望春路6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蜗轮轮齿磨损后能够保持精度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其中蜗轮的齿部是由刀具沿蜗轮的轴线方向或者是沿与蜗轮的轴线成一定角度的直线方向进给加工而成的沿轮齿的齿长方向齿形一致的轮齿组成,蜗轮的齿顶为圆柱面,蜗轮轮齿的两侧齿面为平面,蜗轮轮齿的两侧齿面相对于蜗轮的轴线的倾角相等;蜗杆与蜗轮啮合,能够沿蜗轮的轴线移动,在蜗杆沿蜗轮的轴线移动至不同的位置时,蜗杆两侧的齿面都是分别以蜗轮轮齿的相应侧齿面作为母面,按蜗轮与蜗杆的啮合关系作展成运动形成的包络面。本发明是根据接触线的分布特点,在蜗轮的轮齿磨损后,采用移动蜗杆到蜗轮轮齿未与蜗杆接触磨损的区域,在不影响其接触性能的条件下,延长了使用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