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刑事案件的犯罪行为链构建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910737523.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7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申请公布号 | CN110457443A | 申请公布日 | 2019-11-15 |
分类号 | G06F16/33;G06F16/36;G06F17/27;G06Q50/18 | 分类 | 计算;推算;计数; |
发明人 | 冯丽;靳文繁;扈应;秦永彬;陈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
代理机构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科技处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刑事案件的犯罪行为链构建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一、犯罪行为识别:从案件文档的句子中判断某个犯罪行为是否出现;二、犯罪要素识别:犯罪要素是指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其它要素,如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工具、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等;三、犯罪关系识别:犯罪关系包含:犯罪行为之间的时序关系和者犯罪行为与犯罪要素之间的关系;四、犯罪行为链的构建:将犯罪行为链看作一个图,把上述三步中的识别结果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犯罪行为链。通过构建犯罪“行为链”,建立以“犯罪行为”为中心的案情要素间的内在关联和知识体系。本发明的实施,可为“同案同判”、“量刑一致性”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