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水下岩塞爆破消能的输水隧道工程结构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822109592.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3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申请公布号 | CN209353297U | 申请公布日 | 2019-09-06 |
分类号 | E02B5/02(2006.01)I; F42D1/00(2006.01)I; F42D3/04(2006.01)I | 分类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发明人 | 杨建喜; 曹刚; 张铎; 郝明; 于小苇; 黎卫超; 唐诗雯; 于龙; 刘心峰; 张俊杰; 金宏博; 倪自荣; 廖勇; 陈雪; 王金昌; 姜昊; 李超; 王婷; 李婉; 刘伟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安桓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抗美;马凯华 |
地址 | 134001 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云水路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水下岩塞爆破消能的输水隧道工程结构。实现水下岩塞爆破消能的输水隧道工程结构开设于山体内部,包括隧道主体、集渣坑及通风井。输水隧道的一端通过岩塞体堵住。集渣坑开设于岩塞体的下方,用于收集爆破岩塞体后形成的碎渣。通风井开设于集渣坑的上方,通风井包括位于山体内侧的第一端口及位于山体外侧的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隧道主体气体导通。隧道主体内气体可经通风井从第二端口排出。隧道主体设置于集渣坑与检修竖井之间,用于缓冲爆破岩塞体形成的冲击。输水隧道工程结构在建造过程中能够尽量减少爆破冲击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