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羧基荧光微球表面活化方法及其应用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210119536.X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6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申请公布号 | CN114166812B | 申请公布日 | 2022-05-17 |
分类号 | G01N21/64(2006.01)I;G01N33/533(2006.01)I;G01N33/58(2006.01)I;G01N33/558(2006.01)I;G01N33/569(2006.01)I;G01N33/68(2006.01)I;C09K11/02(2006.01)I | 分类 | 测量;测试; |
发明人 | 张变强;彭洁;王丽娇;严俊;冯涛;盛长忠;粟艳;周泽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 |
地址 | 300467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中滨大道3667号融智工业园2号楼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羧基荧光微球表面活化方法及其应用,表面活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羧基荧光微球置于MES缓冲液中超声分散;S2:分别配制含有DMTMM的微球活化缓冲液Ⅰ和含有PDH的微球活化缓冲液Ⅱ;S3:将步骤S2制备得到的微球活化缓冲液Ⅰ和微球活化缓冲液Ⅱ按照DMTMM和PDH质量比为1:(2‑4)的比例加入到步骤S1得到的羧基荧光微球中避光旋转活化1‑24h即得到表面活化的羧基荧光微球溶液。本发明将DMTMM和PDH组合使用用于活化羧基荧光微球,活化后的羧基荧光微球能够与抗原高效偶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步法和两步法标记抗原偶联效果较差的缺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