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调质碳素结构钢及其制造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0510014720.4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332054C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15 |
申请公布号 | CN1332054C | 申请公布日 | 2007-08-15 |
分类号 | C22C38/14(2006.01);C22C38/28(2006.01);C22C33/04(2006.01);B21B37/74(2006.01) | 分类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
发明人 | 安启明;梁玫;傅万堂;刘石虹;许满林;戴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地址 | 050031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和平东路363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一种非调质优质碳素结构钢及制造方法,属于微合金非调质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在45号钢主要化学成分基础上添加微量微合金化元素的非调质碳素结构钢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其复合微合金化作用,结合相应的控轧控冷工艺,改善非调质钢强度有余而韧性不足的问题。非调质碳索结构钢的化学成分范围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44%、Si 0.17%、Mn 0.61%、V 0.30%、Ti 0.005%、N 0.020%、Al 0.006%、S0.007%、P0.011%,余为Fe。制备方法为:(1).冶炼及合金化:电炉或转炉冶炼,出钢、采用炉外精炼至化学成分范围符合要求,保护浇注;(2).控轧控冷:钢坯在加热炉的均热温度为1130~1280℃,开轧温度1050~1200℃,终轧温度850~1050℃,轧材的冷却速度为20~110℃/min。可省去调质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