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处理的黄河淤砂或淤泥、由其获得的凝石胶凝材料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0610103678.8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887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03 |
申请公布号 | CN1887763A | 申请公布日 | 2007-01-03 |
分类号 | C04B7/00(2006.01);C04B7/02(2006.01);C04B7/24(2006.01) | 分类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
发明人 | 孙恒虎;倪文;徐跃峰;徐维瑞;冯向鹏;易忠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蓝资凝石科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 | 代理人 | -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C座3层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处理的黄河淤砂或淤泥、由其获得的凝石胶凝材料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将黄河淤砂或淤泥30~90%与0.1~5%含有K+或Na+或Ca2+或Mg2+或Fe2+并含有SO42-或CO32-或NO3-或/和NO2-或PO43-或SiO44-或Cl-或F-等离子的盐类物质及5~60%的含结晶水或含氢氧根或含羟基或含CO2及其它挥发性组份的物料(赤泥或/和消石灰或/和石膏或/和钙钒石或/和废旧混凝土细粉或/和粘土或/和生煤矸石或/和生油页岩碎渣或/和天然页岩或/和城市水体清淤污泥)一起混合后在100~900℃进行热液蚀变反应。将上述热液蚀变后的物料50~90%再与0.1~29%的水泥熟料和0~30%高炉水淬渣或其它经过高温过程的固体废弃物和0~8%的石膏和0.1~5%的成岩剂一起混磨或分别磨细后再混合,所得到的粉体。按GB175-1999标准进行检测强度及安定性均能达到高标号水泥的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