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哚普利中间体拆分剂(R)-(+)-α-苯乙胺的回收套用方法
基本信息

| 申请号 | CN202110367430.7 | 申请日 |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申请公布号 | CN113087630A | 申请公布日 | 2021-07-09 |
| 分类号 | C07C209/88(2006.01)I;C07C211/27(2006.01)I | 分类 | 有机化学〔2〕; |
| 发明人 | 李望;熊世武;张飞;胡钊侠;王刚;刘峰;汪庭辉;王传振;周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美诺华药业有限公司 |
| 代理机构 | 安徽中辰臻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田 |
| 地址 | 242000安徽省宣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梅子冈路9号 | ||
| 法律状态 | - | ||
摘要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哚普利中间体拆分剂(R)‑(+)‑α‑苯乙胺的回收套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游离母液升温至30‑45℃,滴加无机碱调节pH至碱性,加入有机溶剂A萃取2次并合并有机层,控温≤50℃减压脱溶,再将蒸馏母液重新溶解于有机溶剂B;S2、将蒸馏母液降温至≤10℃,滴加无机酸调节pH至弱碱性,析晶,抽滤,有机溶剂B滤洗得湿品,S3、湿品溶于饮用水,升温至30‑45℃,滴加无机碱调节pH至碱性,加入有机溶剂A萃取。本发明不同于以往的“碱性萃取+减蒸”的手性胺回收方法,采用“碱性萃取+脱溶→酸性析晶→碱性萃取+减蒸”的改进方法,不但工艺稳定性高,而且得到的回收(R)‑(+)‑α‑苯乙胺外观无色透明,纯度高,套用效果好,循环次数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