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0921051.8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8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申请公布号 | CN113548671A | 申请公布日 | 2021-10-26 |
分类号 | C01B33/18(2006.01)I;B82Y30/00(2011.01)I;H01M4/13(2010.01)I;H01M4/36(2006.01)I;H01M4/48(2010.01)I;H01M4/62(2006.01)I;H01M10/0525(2010.01)I | 分类 | 无机化学; |
发明人 | 王诗琴;程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特瑞(江苏)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213200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复兴南路519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将含有氧化亚硅颗粒和交联聚合物的复合物前驱体在保护性气氛下煅烧,使交联聚合物碳化并包覆在氧化亚硅颗粒的表面形成纳米复合颗粒,氧化亚硅被锁入在交联聚合物形成的分子空腔中。分子空腔的几何约束力阻止了大颗粒SiO的形成,使得SiO形成较小的颗粒,而交联聚合物被煅烧碳化为碳层包覆在小颗粒SiO的表面后,进一步阻止了小颗粒的SiO的团聚,使得碳包覆氧化亚硅材料粒径能够达到纳米级。这种纳米级颗粒作为负极材料,减轻了充放电过程中的SiO的体积膨胀,提高了Li的扩散速度、使Li的脱嵌反应进行得更充分,提高了电池容量循环稳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