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锻造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911417637.X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申请公布号 | CN113118374A | 申请公布日 | 2021-07-16 |
分类号 | B21K21/08(2006.01)I;B21J5/00(2006.01)I;B21J5/10(2006.01)I;B21J13/02(2006.01)I;C22C19/05(2006.01)I;C22F1/10(2006.01)I | 分类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
发明人 | 何龙;邓松;茅新阶;王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闵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上海愉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小军 |
地址 | 201109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3082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釜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三体拼分套模结构制作反应釜胎模模具;采用电炉+电渣重熔工艺获得钢锭;对钢锭进行初锻获得模锻坯料;将模锻坯料放入反应釜胎模模具中进行锻造,模锻坯料反挤压形成深度≥200mm的盲孔,获得带腔体的釜体初始件;对釜体初始件进行机加工获得反应釜成品;区别于过去利用机加工方法加工出高压釜体的内腔,本方法利用冲头冲出盲孔,通过材料在模具中反挤压成型,锻件的金属纤维织构连续,提高了釜体的性能均匀性和安全性;利用胎模锻造方法使锻件外形及尺寸更接近最终成品,降低原材料的消耗,能够缩短加工周期。胎模锻模具简单,可以反复利用,成型效率高,提高生产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