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抢险吸力式组合桩坝结构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2123095070.4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216664037U 公开(公告)日 2022-06-03
申请公布号 CN216664037U 申请公布日 2022-06-03
分类号 E02B7/00(2006.01)I;E02B8/00(2006.01)I;E02D25/00(2006.01)I;E02D29/09(2006.01)I 分类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发明人 赵荥;王仲梅;朱超;张文皎;武彩萍;吴国英;来志强;宋莉萱;潘丽;王嘉仪;任艳粉;张源;罗立群;陈俊杰;李远发;杨文丽;黄仁杰;杨祎祎;王任重;潘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代理机构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
地址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顺河路45号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一种河道抢险吸力式组合桩坝结构,包括一系列构造相同的吸力式桩坝单元;多个吸力式桩坝单元按照坝轴线进行河底拼装连接,构成一整套吸力式组合桩坝;每个吸力式桩坝单元均包括负压抽吸管路和整体呈矩形且水平设置的盖板,盖板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盖板顶面垂直设有若干根管桩,所有管桩沿盖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间隔布置,盖板底面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底部敞口的承载筒,负压抽吸管路沿管桩内部向下延伸并穿过盖板与承载筒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吸力式基础、重力式基础、浮式基础、透水桩坝的优点,地质适用范围广、可陆上整体模块预制、河道整体浮运、吸力安装、模块拼装、可拆卸重复利用,使建造、安装、拆除施工成本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