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低膨胀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基本信息

| 申请号 | CN202111329879.0 | 申请日 |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申请公布号 | CN114122372A | 申请公布日 | 2022-03-01 |
| 分类号 | H01M4/38(2006.01)I;H01M4/62(2006.01)I;H01M10/0525(2010.01)I;C01B32/05(2017.01)I;C01B32/184(2017.01)I;C01B32/194(2017.01)I;C01B33/02(2006.01)I;B82Y30/00(2011.01)I;B82Y40/00(2011.01)I | 分类 | 基本电气元件; |
| 发明人 | 梁运辉;杨德仁;杜宁;庞钧友;田涛;范振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代理机构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蓉 |
| 地址 | 657000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向家坝镇水河村水富工业园区张滩坝片区 | ||
| 法律状态 | - | ||
摘要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低膨胀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复合材料呈现核壳结构,内核为纳米硅,中间层为包覆在内核表面的多孔碳材料,最外层为硼掺杂石墨烯海绵。本发明利用中间层多孔碳形成三维网络碳结构,一方面束缚充放电过程中内核的硅膨胀;另一方面,多孔碳是通过催化剂相连接提升材料导电率及其振实密度;外层的硼掺杂石墨烯,利用其硼掺杂石墨烯提升其材料储锂活性点及其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并提升其材料的保液性能,提升其功率及其循环性能。 |





